激荡十年:佑驾创新与智能驾驶

February 24, 2025
亚洲

12月27日,凯辉基金投资企业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MINIEYE,以下简称“佑驾创新”,股票代码:2431.HK)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,开盘价格为18.60港元,较发行价升9.41%。 其中,香港公开发售获14.04倍认购,国际配售获1.09倍认购。

佑驾创新也成为继地平线、文远知行、小马智行后,第4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智能驾驶公司。

佑驾创新成立于2014年,是中国领先的智能驾驶和舱内解决方案供应商,专注自动驾驶全栈技术的创新与落地,致力于用规模化量产经验与持续迭代的前沿技术,为智能汽车赋能。截至今年6月30日,佑驾创新已经与29家整车厂就94款车型的智能驾驶展开量产,其中包括排名前十的国内整车厂中的七家。

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,推动汽车智能解决方案的快速发展,而在技术与商业的双重叠加下,自动驾驶市场方兴未艾。据艾媒咨询数据,随着自动驾驶商业化能力的释放,2023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到118.5亿元,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,预计到2029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1206.8亿元。

凯辉基金关注并系统梳理自动驾驶赛道多年,持续覆盖和投资该领域的多个优质项目,其中佑驾创新无疑是这一赛道的杰出代表之一。而从资本引荐到战略引导,凯辉基金以专业的行业洞察和丰富的全球资源,陪伴了佑驾创新从初创阶段迈向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关键里程。

佑驾创新创始人刘国清博士表示:“此次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,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标志着我们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坚定的步伐,迈向全球市场。很荣幸能够获得凯辉基金在资金和产业资源方面的全面支持。未来我们将持续专注技术创新,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,加快商业化进程,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,努力为智能汽车赋予更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,为股东及广大投资者创造更高的价值,为社会带来更高效绿色的出行方式。”

凯辉基金合伙人李贸祥表示:“祝贺佑驾创新!我们认为,智能驾驶行业的最终竞争格局将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:第一,用户侧需求,能否提供具备更高性价比和更多差异化的产品;第二,供应侧能力,现有企业是否能够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期待。佑驾创新凭借飞速发展的商业落地,充分证明了其在用户需求与技术能力之间找到了这种平衡。作为佑驾创新的投资人和战略合作伙伴,凯辉基金始终同行,共同推动智能驾驶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,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舞台贡献力量,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、安全的出行体验。”

一、从探索到突破

回望2014年前后,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,技术验证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巨大鸿沟。彼时,行业以ADAS(高级驾驶辅助系统)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正在萌芽,全球多个汽车制造商纷纷将ADAS(高级驾驶辅助系统)引入高端车型。然而,这些自动驾驶辅助功能,如车道偏离预警、自动紧急制动等技术的应用局限性较大,主要集中在驾驶员辅助领域,尚未实现真正的“自动驾驶”。技术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传感器成本高、数据处理能力有限等方面。成本和法规等多重挑战也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。

2014年12月,佑驾创新创立,成为国内自动驾驶浪潮中的第一波入局者。佑驾创新创始人刘国清博士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专业,后赴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,在此期间,曾深度参与新加坡政府支持的高级驾驶辅助技术(ADAS)研发项目,这也使他更为深刻的理解了汽车产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。2013年,刘国清博士决定回国创业,用自己的积累做出更好的产品,帮助国内车企走向世界。

2015年后,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。感知技术和AI算法的进步,以及各种传感器的成熟,使得自动驾驶的技术应用逐渐从辅助驾驶向更高级别过渡。全球各大车企开始在量产车型上集成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功能,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等场景中,自动驾驶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大。佑驾创新也加大了研发投入,逐步突破了多个技术瓶颈,尤其在视觉感知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
2016年,佑驾创新公布了第一代ADAS产品,实现与自动驾驶巨头Mobileye后装产品的技术对标,将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等高精度传感器的优势结合,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感知能力,使其能够应对更加复杂和动态的道路环境。这一技术突破,不仅提高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,也推动了产品的广泛应用。

与此同时,佑驾创新的产品逐渐从高端车型扩展到中低端市场,成功实现了更广泛的市场覆盖。通过与多家国内知名车企的深度合作,佑驾创新的技术得以在量产车型中落地,并将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成功商业化。这个过程不仅帮助佑驾创新在中国市场稳步提升了份额,也为其积累了宝贵的技术验证和客户信任,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市场地位。

二、飞速发展 商业落地

2018年,佑驾创新持续深化其在视觉感知领域的优势的同时,进一步扩展了其产品线,开始进入前装领域,包括智能座舱等,同时也实现了规模量产交付——与欧洲及北美车企的合作,使得产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。

也是这一年,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开始向L3级自动驾驶(有条件自动驾驶)迈进。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成熟,使自动驾驶系统开始具备更高的感知能力,能够在更复杂的场景中自动执行驾驶操作。尤其是在高速公路、城市特定区域等应用场景中,L3级自动驾驶的技术开始试点并逐步向商业化过渡。

进入2022年,全球智能驾驶行业逐渐迈向L4级自动驾驶(高度自动驾驶)——尽管L4级别自动驾驶仍处于试点阶段,但随着AI、5G、车联网等技术的成熟,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逐步加速,尤其是在无人出租车、自动驾驶配送等特定场景中,L4级自动驾驶的应用逐渐成型。

同时,佑驾创新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无人驾驶小巴(iRobo)开始在特定区域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应用。

三、风雨同程 保驾护航

同年,凯辉基金投资佑驾创新。而在此之前,凯辉基金与佑驾创新已紧密合作多年,从资本引荐到战略引导,为佑驾创新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尤其凭借全球产业资源的优势,凯辉基金多次帮助佑驾创新与国际知名主机厂对接与合作,包括协助拿下佑驾创新首个海外ADAS订单;在全球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困境下,凭借与产业巨头的长期合作关系,为佑驾创新解决供应链问题,确保了生产的稳定性……

于是,在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迈向商业化和国际化关键时刻的2022年,基于对智能驾驶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理解,以及对佑驾创新技术积累、市场布局和全球竞争力的充分信心,凯辉基金决定投资佑驾创新,进一步加深合作,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,帮助加速技术升级,推动全球化布局,向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迈出坚实步伐。

(上图)佑驾创新创始人刘国清博士在凯辉巴黎论坛上分享

回顾过去十年,佑驾创新的发展历程与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演进紧密相连。今天,佑驾创新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,不仅是佑驾创新持续进步与突破的勋章,更是智能驾驶技术不断突破、国产品牌不断崛起的象征。而凯辉基金始终如一,坚定站在以佑驾创新为代表的创新者身后,并肩作战,协力前进。

一个行业的崛起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。在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的浪潮下,智能驾驶技术无疑成为了加速这一进程的核心驱动力。未来,凯辉基金也将继续与佑驾创新保持紧密合作,助力企业加速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,推动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,特别是在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中,帮助佑驾创新在全球智能出行领域打造更强大的竞争力。祝贺佑驾创新!